发布日期:2024-11-11 22:02 点击次数:189
央行资产负债表是理解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的起点,也是理解信用货币创造的基础,是利率债交易员的基本功,可以说无论是宏观经济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央行。
本文将从会计分录的角度来认识央行资产负债表,复式记账法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视角认识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动态变化,从而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多寡有更直观的认识。
一、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端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共分为6个一级科目,分别为国外资产(占比56%)、对政府债权(占比4%)、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占比34%)、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占比1%)、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占比0%)、其他资产(占比5%)。
(一)国外资产
国外资产分为外汇占款、货币黄金和其他国外资产,其中外汇占款比重最大。
在2014年以前,外汇占款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手段。
图1 2014年是外汇占款的顶峰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自从我国加速融入世界贸易格局后,我国进出口的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且由于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存在,人民银行不断投放基础货币回收外汇。导致基础货币投放过度,此阶段央行为了应对充裕的流动性不得不多次“提准”来应对。
通过外汇投放基础货币,央行资产负债表下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国外资产-外汇
贷: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超储
(二)对政府债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中国人民银行无法在一级市场上直接购买国债。”人民银行无法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其对政府债权的来源主要为间接持有,主要是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
2007年为注资中投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财政部发行了特别国债1.55万亿元,其中1.35万亿向商业银行定向发行,另外2000亿元
美指101.40-50区间空,防守5美金,目标100.60-99.60(一旦提前上破101.50位置则后续有望上行,关注市场节奏)
向社会公众发行。随后央行从商业银行处购买了这1.35万亿特别国债,致使2007年央行资产负债表对政府债权增加约1.35万亿人民币。作为置换,财政部利用发行特别国债获得的1.35万亿人民币,向央行购买等值外汇,央行得以回笼这部分基础货币。
由于这种操作十分罕见,因此绝大部分时间里此科目不发生变化。
图2 对政府债权余额很少发生变化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由于新冠疫情及美国等西方国家激进的货币政策,2021年左右对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的问题讨论甚嚣尘上。国外央行纷纷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以支持财政赤字货币化,但是我国央行一直严格遵守《中国人民银行法》相关规定,除了在2007年购买过特别国债,从未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
(三)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央行作为一家银行,也是存款性公司,商业银行相对于央行来说就是其他存款性公司。顾名思义,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就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此类债权包括:再贷款、再贴现、OMO、MLF、PSL、SLF等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向金融市场和银行业注入流动性的最常见手段,也是在2014年外汇占款下降后,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央行动用公开市场工具或者再贷款、再贴现投放基础货币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贷: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超储
图3 央行投放基础货币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不同于外汇占款只能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央行通过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可以做到收放自如,既能投放基础货币,也可以收回基础货币。同时,央行可以自主掌控投放力度,央行对货币供给和金融市场的掌控力大大增加。这也使得利率债交易员对于判断央行的货币政策或者政策取向成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四)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此处所指的其他金融性公司是指除央行、其他存款性公司之外的所有金融性公司,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即是央行向非银行类商业金融机构直接注资,这种货币政策央行很少使用,因此变动较少。
图4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变动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由上图可知,该科目发生过两次大的变动。第一次是1999年,为了使得四大国有银行符合巴塞尔协议规定,财政部成立了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承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1.4万亿不良贷款。为了支持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央行对其进行了6041亿元的再贷款,同时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对四大银行和国家政策性银行发行了8110亿元金融债券。随着时间推移,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逐渐归还再贷款,此科目逐渐下降。
第二次是2015年“股灾”,央行为了支持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救市,央行为其提供了再贷款在内的多种手段支持。
二、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端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共分为7个一级科目,分别为储备货币(占比80%)、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占比2%)、发行债券(占比0.2%)、国外负债(占比0.25%)、政府存款(占比10%)、自有资金(占比0.05%)、其他负债(占比4%)。
(一)储备货币
储备货币包括货币发行(占比26%)、金融性公司存款(占比52%)和非金融机构存款(占比4.5%)三个二级科目。
1、货币发行
货币发行是央行发行的现金,由M0+商业银行库存现金构成。货币发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是春节的时候,由于中国习俗或者企业发放年终奖等,有很强的取现需求,导致货币发行出现较大波动。
居民从商业银行取现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超储
贷:货币发行
从上述会计分录可知,取现是在负债科目内进行调节的,会导致超储减少,现金增加。所以,取现会对银行间流动性产生影响。根据往年的经验,春节期间的取现规模在1.5万亿左右,会抽离银行间流动性,此时央行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量流动性,在春节后现金回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到期,从而熨平流动性。但随着电子支付、电子红包的兴起,居民对于取现的需求明显下降。
2、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该科目包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做利率交易经常会听到流行性这个概念,其实做债券常说的流动性是指狭义的流动性,本质上就是银行的超储情况。超储率是超额准备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是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关键指标。超储率高说明银行间流动性充足,但是站在央行的角度看,过高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失效,货币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过低表明流动性紧张。保持在合适区间最重要。
从这个科目,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降准可能具有缩表效应。
降准的会计分录:
借: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法定准备金
贷: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超额准备金
从降准这个操作角度看,降准只是央行资产负债表内的负债科目之间的转移,并没有增加资产负债表。
但是降准后,可能有置换MLF的操作:
借: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超额准备金
贷: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MLF
从这个角度看,降准具有缩表的效应。如2018年4月,全面降准1%,释放1.3万亿,归还9000亿MLF。央行资产负债表减少9000亿,但是超储增加了4000亿,也有扩张的效果。
3、非金融机构存款
非金融机构存款指的是支付机构备付金。所谓支付机构备付金,是指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用户在电商平台购物付款后、商户收到资金前,支付机构累积的资金,用户通过预付费的形式充值的款项,以及用户在支付平台中的账户余额等,均属于备付金范畴。
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非银支付机构应当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一个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其接收的客户备付金应当直接全额交存至中国人民银行。
截至2023年1月末,备付金余额已经突破了2.7万亿,其变化也会对银行间流动性产生影响,如双十一购物高峰,会使得“非金融机构存款”科目增加,“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超储”减少,从而影响银行间流动性。
借: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超储
贷:非金融机构存款
(二)政府存款
国库业务是由人民银行管理,所以央行的政府存款,是指各地政府、机关团体等机构存放国库的存款。
当地政府从国库将存款取出并存入政府在商业银行开立的普通存款账户,会释放流动性,反之亦然。会计分录如下:
借:政府存款
贷: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超储
三、2023年3月17日的降准有何特殊之处?
3月17日降准是在3月15日央行刚刚进行了2810亿超额续作后,再次降准25BP,释放了5000亿流动性。从历史经验看,MLF超额续作+降准的操作组合,央行只进行过2次。
MLF投放的资金和降准有着较大的区别:
第一,MLF是通过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科目投放基础货币,通过此科目要求有合格抵押品;而降准是通过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法定储备来释放资金,不需要抵押品;显然对于银行来说降准好于MLF;
第二,MLF超额续作有扩表效应,降准没有;
第三,MLF只能投放给一级交易商,降准全市场均能获得;
第四,MLF有成本,而降准没有成本;
第五,MLF有期限1年,降准无期限。
从二者区别中可以看出央行此次MLF超额续作+降准的目的:给大行投放更多的流动性融资杠杆怎么解释,从2023年以来的信贷投放分层也可以侧面佐证这一点,今年以来大行投放的信贷远好于中小行,大行更加需要流动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国际期货配资开户_期货配资平台-期货配资开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